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4的文章

壯二林彪城拜駁

圖片
★壯二庄/林彪城/上下壯二 壯二,古名「林彪城」,清代形成的漢人移墾聚落。 嘉慶七年(1802年)漳泉粵三籍移民組成九旗首進墾五圍(今宜蘭市),粵籍(客家)移民分得五圍以南壯一到壯七的土地作為酬謝。 林彪城的實際範圍位於下壯二;林彪是開墾民壯圍的鄉勇,壯二庄是分給以林彪為結首的土地。 這裡舊名亦稱為「城仔」,黃春明筆下的「城仔落車」的故事地點就在這裡。 壯二信仰中心為「新福宮」,原祭祀福德正神,相傳設於光緒年初(註1),昭和3年(1928年)重建,主神改祀神農大帝,並改稱神福宮,戰後再改名為新福宮。廟內有一面布帛先賢聯「鄉勇堂名錄」(註2),名錄上有55位鄉勇先賢,其中的「結首林文彪」就是林彪。 壯二庄位於蘭陽西勢平原的南端,緊鄰濁水溪,早期有「金大成圳」提供灌溉水源,以水圳劃分上下壯二,以北為下壯二,以南為上壯二,後者為溪乾之地。 上壯二所處的位置為「浮洲溪」下游和「濁水溪(今蘭陽溪)」交匯處。浮洲溪源頭為濁水溪,源頭可溯及「松羅」一帶。早期濁水溪二岸未築堤防,水害頻發,浮洲溪為濁水溪的分流,上壯二位於浮洲溪的下游河口,地方居民過去飽受洪災之苦,因此產生該地的洪氾祭祀。 ★水害和濁水溪治水工事 壯二在日本時代曾留下水災紀錄,起因是颱風。大正元年(1912年)9月16日夜晚,編號「B056」颱風中心於臺東附近登陸,穿越臺灣,隔日(17日)清晨在臺中附近出海,經過臺灣海峽,最後往西行登陸中國華南境內。(註3)9月14~18日期間,B056颱風帶來強風豪雨,主要降雨集中於北臺灣,造成各地水災。(註4)16日過後,壯圍是宜蘭境內災情嚴重的區域,尤其是濁水溪墘沿岸之地,如壯五、壯二等,死傷慘重。 (註5) 上壯二為第一代蘭陽大橋「凱旋橋」的橋頭北側, 凱旋橋也曾因為水災而流失毀壞。 (註6) 直到日本昭和年1929年,總督府提撥工程預算600萬,由蘭陽土木協會派工,修築濁水溪的堤防,以不連續堤防開口部的「霞堤」(雁型堤)形式,限制河域面積,並截斷濁水溪的網狀水脈分流(註7),1936年整治完工,終於解除壯二居民的心腹大患。 ★壯二的拜駁 拜駁(臺語 pài   poh) 為洪氾祭祀,拜駁泛指在堤防邊的祭祀,對象為老大公等。駁(poh)為...

日本皇居振天府的臺灣戰利品

圖片
★日本皇居振天府中的戰利品        「振天府」, 是東京皇居內苑收藏各大戰爭 戰利品 的眾「御府」之一,裡面收藏由日軍奉獻的寶物。振天府不對外開放,僅供少數貴賓參觀,臺灣第一位參觀振天府的人,是板橋林本源家族「林鶴壽」,1907年4月林鶴壽赴日參加「東京勸業博覽會」,4月23日受邀入宮中振天府拜觀,消息傳回臺灣令各界驚喜,登上新聞頭版。 ( 註1 )         振天府藏品中,之於臺灣史有重大意義者,如甲午戰爭跟乙未戰爭的 戰利品,最重要也最有名的,無非是1895年馬關條約後,短暫出現的「臺灣民主國」的國旗,其中一面「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運到日本皇居振天府收藏。 現存最接近原旗的就是典藏於臺博館的「高橋雲亭黃虎旗摹本」,約於1909年完成,為臺博館早期的典藏品之一。         振天府收藏的臺灣戰利品,除了藍地黃虎旗外,還有位於臺南的衙署 ( 砲兵第三大隊駐紮 ) 前 的一對石造唐獅子,於1900年4月送抵。 ( 註2 ) ( 註3 )報導中的衙署應該是「臺灣總鎮署」,約1907年至1910年間,總鎮署拆除,改建成砲兵隊新營舍, ( 註4 ) 原址在臺南公園對面、轉運站和停車場上。 ( 註5 )        林鶴壽當時獲邀進入振天府,他或許知悉那面臺灣民主國的藍地黃虎旗,並且能近距離注視著這面旗幟,或許有人向他介紹那對來自臺南的白石獅,一期一會。但也可能他們都擦身了,畢竟振天府裡的寶物,必然是琳瑯滿目、目不暇給。 ★靖國神社寶物館的門神            除了振天府收藏的臺灣戰利品,另一起日本人來臺收藏國寶的故事,主角是中壢新街廟仁海宮的中門門神板,收藏者是日本靖國神社的寶物館。         相傳1895年日軍接收臺灣之際,日軍南下至中壢時,日本近衛師團司令官「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睡過仁海宮的門神板。輾轉至今,仁海宮歷經數度改建,舊門神板被放於後殿。民國50年(1961年), 日本仁海宮國際關係責任調查團來參訪,獲得當時仁海宮管委會同意,將門神板運至 日本靖國神社寶物館保存。 ( 註6 ...

蘭陽土木協會

        起因於中央針對宜蘭濁水溪(今蘭陽溪)改修工程發包,工期預計七年,總工程款六百萬圓,由於勞力需求龐大,每日約需400名工人,承包商要有能力處理大型工程的調節調度,全臺各地的營造廠商躍躍欲試,宜蘭各地的營造業者,因此希望透過聯合組織,共同包辦。         昭和4(1929)年5月20日, 蘭陽三郡(宜蘭、羅東、蘇澳)約三十位請負師(營造業老闆)於宜蘭街役場樓上協議並組織 土木 營造同業 協會,當日 成立「蘭陽土木協會」。(註1)這天是星期一,開會時間從早上十點開始,至下午四點散會。         由砂田商行的砂田隣太郎擔任協會長,二宮卯一擔任理事長,並選出8名協議員,宜蘭方面4名為中村熊一、坂本龜次郎、中野萬吉及 鄭傑。 羅東方面4名為檜恒豐四郎、伊藤俊逸、中野孫市及蘇春生。(註2) 備註: (註1) 〈 宜蘭濁水溪工事    人夫供給は    三郡下請負團に    引受けさして貰ひたい〉《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2版,1929.05.21。 (註2) 〈蘭陽土木協會設立成る    役員も決る〉《臺灣日日新報》第五版,1929.05.21。 參考資料: 1、〈蘭陽土木協會設立成る   役員も決る〉《臺灣日日新報》第五版,1929.05.21。 「蘭陽土木協會」…役員…協會長   砂田 隣 太郎、理事長   二宮卯一氏,協議員宜蘭側より中村、阪本、中野(萬)及鄭傑、羅東街より檜垣、伊藤、中野(孫)及蘇春生の八氏 … 2、〈濁水溪工事  請歸蘭陽三郡下  包辦團體  供給人夫〉《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4版,1929.05.22。 宜蘭濁水溪大改修工事。經按經費六百萬圓。豫定以七箇年繼續事業。於例年七八月出水期過後遂行。其關於工事人夫供給包辦。全島各包辦業者。競向督府。稟請指名。顧在當地蘭陽三郡下之包辦業者。數有三十。乃相與約束。欲一齊包辦供給人夫。去二十日上午十時。更會於宜蘭街役場樓上。舉二宮卯一為座長。協議結果代表名義人。推砂田 隣太郎氏。而以二宮卯一為宜蘭羅東兩請負建築聯合組長。中村熊...

地方信仰與禦番傳說

  〈宜蘭零信〉《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 6 版, 1906.02.14 。 礁溪關帝者。宜蘭中稱為最靈顯之神也。相傳曩曾于黑夜之間。擊退出草蕃人。因而村人得以無事。於是樵者每入山林。必往祝焉。舊曆本月十三日。即為關帝誕生之節。當此三日前後。四方來祭者如趨市。一時車與為之告缺云。

宜蘭公園

圖片
        宜蘭舊城在日治時期的近代化發展,因日本政府於舊城外圍興建宜蘭廳署,逐步在城外開始發展新市區至 1903 年,宜蘭街的人口已有 1 萬 5 千人、日人百餘人,官衙林立,又為物資集散地,因而倡議建設公園。宜蘭公園大約形成於 1905 年以前,公園形成的起點,是因為日方希望在宜蘭街興工建造「戰亡建碑」,紀念攻打蘭城戰亡的日軍,明治 38 年( 1905)10 月戰亡建碑落成。隔年 9 月成立「財團法人宜蘭戰亡建碑」由宜蘭廳長中田直溫出任理事。碑刻「忠魂義魄」四字,為總督兒玉源太郎題字。同年 12 月 27 日,「宜蘭公園」一名詞出現於臺灣日日新報,這是目前在文獻上最早關於宜蘭公園的記載。 [1] 約半個月後,明治 39 年( 1906) 題為〈公園開築〉 [2] 的報導,描述了宜蘭公園最早的情形:「邇來於城之東南隅。闢一田圃。開築公園。中栽以四時花木。圍繞綠水灣池。且以神嗣義碑。森鎮其上。又有休亭。錯列期間。其地雖不甚廣。而景頗有可觀…」            明治 6 年( 1906)6 月 21 日宜蘭神社鎮座於宜蘭公園內,此為第一代宜蘭神社。臺灣各地神社和公園結合的許多案例諸如:台中神社、嘉義神社、屏東神社等。 1909 年由於宜蘭公園屬於公共營造物,因此宜蘭廳向總督府申請正式設立「宜蘭公園」獲許。宜蘭公園的範圍以原有神社土地 480 坪,併入戰亡建碑用地及捐地、購地,共佔地 2.16 公頃。           第五任廳長中田直溫曾邀請芳賀鍬五郎協助設計宜蘭公園,但沒有成功。第六任廳長小松吉久原擬再聘請芳賀鍬五郎來宜蘭協助設計,但當時芳賀技師不便協助,經總督府交涉,改由土木局營繕課囑託井澤半之助設計。井澤半之助為日本知名造園師,生於 1861 年,於 1912 年 1 月 23 日受臺灣總督府邀請來臺,由土木局營繕課囑託,當時井澤已經 51 歲。在臺期間,井澤半之助曾負責臺南公園( 1912~1917) 和宜蘭公園( 1914~1915) 之造園相關事務。 1914 年,井澤半之助來到宜蘭協助宜蘭公園的規劃設計與施作。除宜蘭公園外,當時礁溪公園亦是委由井澤半之助設計。井澤除親自來宜蘭實地勘...

羅東公園

〈羅東公園內運動場竣工式〉《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4版,1930.10.11。 羅東公園內運動場。去五日午前八時半。舉竣工式後開野球大會。是日往觀者。有蘭陽三郡守外二千餘人。初羅東團對蘇澳團對抗試比。結局蘇澳團得優勝。後宜蘭團對羅東團比試。亦四對零。歸宜蘭團大捷。同下午三時半閉會。續開祝宴。精松郡守敘禮後。三唱萬歲。四時盛會裡散會。 補充:羅東郡守   棈松熾  (1930.04到任~?) 羅東公園運動場竣工式:昭和5年(1930年)10月5日

礁溪圓山公共浴場

礁溪園山公園 〈超拔孤魂祭典〉《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 6 版, 1921.01.28 。 宜蘭郡礁溪庄。圓山公共浴場。今次為增築貴賓館。遂擇山下北畔。將山邊荒埔古塚。悉皆遷移。現正築造。傳聞夜有厲鬼作祟。呼號嚇人。甚至內地工人亦言果有此怪。庄長林元弼氏。乃與該庄協議會員。及保正有志者等。議為超度。以安庄民。去二十四日午後一時。舉行祭典。設祭壇於圓山。陳列豚羊祭品。漢席牲醴。並個人菜飯雞鴨甚豐。是日山川警察課長。以下官紳。及該庄警察官吏與祭。由僧道禮誦經文。次課長以下拈香。次庄長林元弼讀祭辭。次來賓代表祭文。次庄民總代祭詞。然後畢乃事云。

墓園綠化新聞

 〈陳中和氏墓地葬期確定 喪葬費按十二萬圓〉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4版,1930.10.11。 南部唯一富豪陳中和翁。自去世後停柩在堂。待擇牛眠。至去六日。擇定在五塊厝。王爺廟右畔。陳家所有之園地。而葬式期日。則定本年舊十一月十一日。即新曆十二月三十日。按新舊折衷。墓址則用舊式。四圍栽花菓樹木。洋樓池沼。以便一般遊玩。經費已由啓貞。啓峰。兩昆仲。決定六萬圓。及葬費計按十二萬圓。目下正忙於準備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