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4的文章

「臺灣建築」一詞及早期報導

〈建築上之注意〉《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2版,1906.11.17。 日前某技術家來臺視察本島各地。據其所談。道路交通之機關。與各種建築物。其他百般施設。俱大進步。實不勝意外之感。惟各官衙等建築物。亦有尚要慎重講究者。蓋風土氣候之異。在臺灣建築內地式或西洋式。果否適當。是一問題。又其材料。用木材石材及土結。亦宜講究。現時日本人建築物中。或有屬經驗者。於此欲定標準下批語。似乎稍酷。雖然。本島改隸以來。僅有十年。其於當初所建設。亦不過經十年星霜。除二三大建築而外。多是閱年以上便朽頹甚至竣工後未及一年。壁土變色龜裂。時見剝落。或疊石現空隙。此等單言外部而已。若更仔細查其內部。諒必亦是同然。此不能一概歸於建築技術不精巧。或材料選擇不適切。實由監督上不斟酌所致也。若據所聞。鐵窓是堅牢無比。然以病者之手。亦得破壞之。豈非最可寒心乎。按本島建築物。如無認真選擇材料。並監督周至。到底不得好建築物。今後欲建築者。不論官私。皆要十分注意也云云。 〈臺灣建築辯〉《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2版,1907.06.30。 建築者。亦生民進化之一經驗物也。上古時代。無建築之口。是以穴居野處。露宿成風。有巢氏始易之以宮室。以避風雨。然洪水猛獸之災未已。至禹時而猶有為巢營窟之說。洪水既平。宮室之制乃大興。自是以來。凡天子王公卿大夫及士庶之間。所居皆有定制。後世遂有室之圓者象天。方象地。三闥象三光。四牖象四時。八牕象八方。以及十二候。二十四氣。三十六雨。七十二風。莫不有取象焉。此說似之。而亦不必深究也。臺灣蕃人。疊石架屋。饒有古風者無論已。其遺存故址。建築最古者。則惟南部之紅毛樓。(今赤嵌樓)海會寺。(今開元寺)一為和蘭時代西洋式之建築物。一為鄭氏時代支那式之建築物。迄今閱二百餘年。猶巋然如魯靈光焉。其建築之完固安全。似難從而軒輊之者也。臺灣建築云者。亦即支那建築也。然支那建築有南北之殊。(如南式扁桷而多牆北式圓桷而多牎之類)故泛稱之曰支那建築。不如切指之為臺灣建築也。 歐西各國繁盛之區。市區之經畫。家屋之搆造。胥由官定。凡有建築。其方向位置。高低尺寸。概須稟命之官。以故市塵整列。樓宇整齊。煥然呈其美麗。本島改隸未久。經濟所限。市區之改正。猶未竟其事。家屋之改造。豈易作如是觀。然而建築亦將來之一問題也。不可以不講。試取臺灣式與西洋式。比較論之。 或謂臺灣建築。不如洋式之適于衛生。此過論也。不知生命財產。二者

生番人?生蕃人?生蓄人?

圖片
        感謝前輩的收藏分享,只是透過網路、隔空看圖就已經是非常過癮的事情。日本人使用漢字會有他們的語意。前陣子日本東京某中華料理餐館公告「中國人禁止輸入」,這裡的輸字本來是車部,卻改成「豕」部,支持者認為是惡趣味,反對者認為是惡意。         回首百年前,臺灣自清代而來累積濃厚的漢人文化與風俗,加上原住民和南島語族的底蘊,島嶼上豐富的天然資源,吸引境外勢力的覬覦。1895年, 日本人自清廷接收臺灣作為殖民地後,臺灣脫離清治一度百廢待舉的社會,隨日方引進了大量近代文明,臺灣逐漸另闢新局。在 交通方面如鐵道、橋樑、公路的建設,醫療方面如醫院、衛生建設等,民生方面如水利、地籍調查等, 教育方面如設立學校,金融方面如開設銀行、統一幣制等。與此建設同時,為了達到更好的宣傳成果,「攝影」也引入臺灣,攝影技術在日治臺灣慢慢普及,至今在各個博物館資料庫中所珍藏在臺灣拍攝的舊照片,大部分都是來自日本時代。早期照片上還會標示寫字,某方面為了紀念,也有的是為了宣傳。        這張相片為樺山資紀(1837–1922)擔任第一任臺灣總督時期(1896.09.20–1898.1.12),1896年樺山總督會見原住民(當時文獻用詞為生番), 拍攝地點在 臨時臺灣總督府內,或稱舊衙門。原住民所在的空間,疑似位於戲臺上。 關於初代總督府,在日方接收臺灣後,最初以臺灣布政使司衙門和欽差行臺作為臺灣總督府臨時辦公室。直到第五任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的時候,才有興建永久廳舍的計劃。1907年公開徵圖,1909年公布中選名單,1912年正式動工,1919年完工。若以後來日本政府治理臺灣時間50年,有一半的時間總督府都是在舊衙門辦公。後來總督府為了紀念裕仁天皇登基,選在舊衙門原址蓋臺北公會堂,1928年拆除衙門,部分建築移築到圓山動物園和植物園內,後來圓山的舊衙門建築毀於颱風,僅有植物園的欽差行臺保存完好。 「欽差行臺」屬於清代臺灣府城的行館(類似迎賓館),今日仍有人稱這裡為舊衙門,但其實是行館。          這是殖民地人類學關於臺灣原住民的早期影像, 預示了隨著殖民統治,臺灣原住民的影像將會如何的生產與流通。 圖中有三位原住民坐著藤椅,另三位站在座椅後;原住民可能來自烏來泰雅族,照片裡並非全是原住民,人物後排右一者為漢人,可能是通譯,擔任現場翻譯。 此影像曾刊登於《征臺軍凱旋紀念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