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3的文章

員山溫泉

圖片
 員山溫泉,原名為「宜蘭溫泉」,為宜蘭市近郊的溫泉。 員山溫泉,1936年編輯業者參訪合影,人物右五疑為楊德旺助役,楊德旺先生常見穿著淺色西裝。

日治宜蘭仕紳葬儀費節約之報導

        日本時代,日方在臺灣倡導節約風氣,宜蘭街的生活風俗上,有許多日本人不樂見的「鋪張行為」,如廟會拜拜、中元普度、喪禮葬費等。以地方仕紳而言,送葬者常常少則百人,多則千人的情形,想來奠儀以及葬禮的費用非常可觀。日本國內當時已有節約葬費的觀念,因此官方在臺灣的節約宣傳有以葬儀改善為一重點,善誘仕紳階級開始轉型舊俗,節約葬儀費,並捐贈於公共事業成為善舉美德,外地坊間還有「節約葬儀費,寄附一千圓」(註1)的說法。       當時報章上有關宜蘭「節省葬費」之新聞: 〈死葬之以禮〉《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 6 版, 1921.10.06 。   去月三十日。宜蘭街故李克聯氏之葬式。於上午十一時舉行。遺族拈香後。各戚友總代之弔詞甚盛。各地弔電亦多。官界則重藤郡守以外有列席者。葬儀新舊式折中。僧侶讀經後。有呂林兩前清學位者。為題主及祀后土。又有掌銘旌者十七人行列頗長。及會葬者之多。堪稱盛況。 聞李家遺族。將於葬費內節省千圓。以寄附公共事業及社寺云。 〈葬儀費の節約    公共事業寄贈〉《臺灣日日新報》第 6 版, 1921.10.19 。 宜蘭街白米商余水土 (補充全名:余林水土) 氏母魏氏○○去る九月二十四日病死し今十八日を以て葬儀舉行の筈たが同氏は故人の遺志もあり旁々該葬儀費中弊風と認る支出を 節約し金一千圓を公共事業費に寄贈 する事とし其支途及び處分方法の指定を宜蘭郡役所へ出願したので指定を俟つて (註2)   〈葬儀費を節約し    公共事業に寄附〉《臺灣日日新報》第 7 版, 1921.11.10 。   臺北州宜蘭郡礁溪庄洪武蘭二一三保正林金海の父林宗慶 ( 七五 ) は保甲制度設置の當初から保正に選ばれ其後學務委員、土地整理委員に就任して盡力尠なからず人望が有つたが本年九月死亡し本月三日葬儀を行つたが林金海は 無用な葬費を節約してオルガンを購入し礁溪公學校に寄附し 又同街異門米商金(勘誤:余)水土は十月中實母が死亡したのに之亦 葬費を節約し一千圓を宜蘭公共事業費に寄附 を申出たが同地方では未だ前例の無い事とて奇特の事だと評判されて居る 〈人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 4 版, 1934.06.08。 宜蘭街新順興行主葉添福氏之母葉林孺人。去五月二十六日別世。享壽六十七。訂本月中旬。在自宅舉行葬式。 喪主為節省葬費。提出金三百圓內。二百圓向宜蘭街社會事

日治宜蘭仕紳葬儀之報導

 蔡振芳(?-1921) 〈蘭陽特訓/葬儀兩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 6 版, 1921.04.06 。   宜蘭通信員蔡振芳氏。去十九日午前九時四十分。自宅出棺。是日會葬臨場者。重藤宜蘭郡守以外。約有三百人。弔旗百有餘旒。花車十餘檯。樂隊十音六陣。點主張鏡光。祀后土呂桂芬。掌銘旌林澤蔡。觀者咸嘖々嘆稱氏生前交遊之廣云。又去案十八日。午前八時。仰山吟社幹事郭錫銘氏出殯。亦頗稱盛況也。

日治宜蘭火葬場之報導

  〈宜蘭雜信/組合の火葬場經營〉《臺灣日日新報》第2版,1913.01.26。 員山 堡金六結庄土名五結內地人共同墓地內火葬場は此程宜蘭廳の許可を得內地人組合に於 て經營 することとなりたり 日本時代,臺灣作為日本殖民地,隨著近代化的推進,有許多日本人移居至臺灣。有人在此落葉歸根,有人選擇遺骨歸鄉(多為軍人)。當前者的需求越來越多,日本當時的葬場文化因而逐漸移植於臺灣。

日治宜蘭昭應宮之報導

  〈宜蘭片信/ 祀典式禮〉《臺灣日日新報》第4版,1903.07.08。 宜蘭本城堡天后宮供奉天上聖母觀音佛祖樓上水仙尊王。於客年春突然崩塌。諸紳董暢首重修。至本月廿日完竣。紳董李及西莊贊勳盧羅奇英是日張燈結彩演劇備儀致祭。是夜宴會無慮二百余名。迨至鐘鳴十下尽歡而散。 〈宜蘭通信/國語夜會〉《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1906.09.05 。 宜蘭本城區役場書記以及各保保正。咸以國語一道為職務上必不可缺之要需。此次特邀請當地之諳練國語者拾人。以充講師。在於天后宮設立夜會。輪流授業。商家子弟見而趨附者。日有其人。於今講者習者。莫不熱心從事。雖當日曜之夕。亦未敢休暇云。 〈勸善局〉 宜蘭市勸善局董事莊贊勳、呂子香、游登三、蔡振芳等人,依例於舊元宵日,邀集紳商善士人等,恭迎岳武穆王牌位到天后宮宣講善書,勸化愚民,以敦風俗。 參考網址:〈勸善局〉 「宜蘭‧天晴‧風雨香」 。

葉添福

葉添福   出生: 1896 (明治 29 )年 09 月 16 日 本籍:臺北州宜蘭市乾門四三 ( 註 1) 住所:臺北州宜蘭市乾門四三   簡介:宜蘭新順興行主。蘭芳公司成員。 ( 註 2) 興趣是讀書。   家庭: 母:葉林氏 葉林氏( ( 1934.5.26逝世) 1934 年 5 月 26 日逝世) 妻:胡金鳳 膝下有三男四女   經歷: 1912 年繼承食品雜貨批發新順興商行 1931 年 4 月 17 日出任森永乳榮會宜蘭支部長 ( 註 3) 1934 年 6 月曾贊助臺灣道德報社發行《感應錄 第六號》 ( 註 4) 1938 年5月宜蘭街區總代及教化委員 1939 年宜蘭商工協會評議員、宜蘭街食品雜貨商組合副組合長 1942 年7月當選宜蘭商工會議所議員 戰爭時期,曾於宜蘭皇民奉公會之生活部服務。   資料來源: 1 、興南新聞社《臺灣人士鑑》 ( 日文 ) , 1943.03.15 ,頁 422 。 2 、《臺灣日日新報》     註釋: 註 1 、宜蘭市乾門四三,位置約在今日宜蘭市文昌路和西後街路口。 註 2 、宜蘭城隍廟正殿匾額「恩威並濟」設立於 1929 年,上款「四年元月吉旦」,下款「蘭芳公司   黎坤鐘   黃北   葉添福   黃天賜   劉石炭   李天財   蔡朝興   黃阿琳   李阿輝   邱盧澗   簡春華   仝叩謝」。 註 3 、〈宜蘭/乳榮會發會〉《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四 4 版, 1931.04.22 。 註 4 、〈新刊紹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 8 版, 1934.04.17 。 臺北市大龍峒町。臺灣道德報社。去十五日。發刊感應錄第六號。千五百冊無料贈送。載有盡人倫即行聖道論。聖教講壇。感應說。嚼蠟談。了性談。孔子誕日考。孝義双全。烈婦不屈。一善可取。少年恃勇。遭鬼索命。負義于友。生子受賀。昧良蕩婦。輕浮女。等論文雜記暨隨筆。小說。文壇。詩壇。概有益世道人心。本月印送者。為臺北永樂町連永茂。同町鄭根本。宜蘭街乾門葉添福。花蓮港玉里連文琬。七星郡松山石來旺等諸氏。又該社為廣行勸化計。擬于個地方設置代辦部。辦理感應錄送事務。同志肯為贊襄共成義舉者。請函知改社云。

第一銀行草屯分行

圖片
第一銀行草屯分行為臺灣金融界少見的宮殿式建築,坐落在草屯鎮太平路上。第一銀行前身為日本時代官方扶植、臺日共同出資成立的「臺灣商工銀行」 (註1) ,如今是臺灣百年銀行機構之一。 草屯地區戰前最早的金融機構,為1914年民間成立的草鞋墩信用組合(戰後改組為草屯農會) (註2) ,此為庶民金融機構,服務對象為基層農工商業者和一般民眾,信用組合不同於銀行,銀行的服務對象以資產階級和外資為主,而草屯的第一間銀行則為彰化銀行於1939年開業(註3),戰後設置的銀行至今最久即為第一銀行。 (註4) 草屯在歷經近代化後,日治交通著重於陸運,道路為主,鐵道為輔,鐵道為貨客車運輸,但在戰後不久這條「中濁線」鐵道即被廢除。「太平路」為草屯鎮歷史悠久的南北向中樞幹道,太平路的路線自清代即有,北抵阿霧罩(今為霧峰),南可抵南投。太平路位處於中山街和和興街中間,「和平街和中山街」為老街和市場、「和興街」為傢俱街,所以這幾條舊街的路寬都相對窄小。太平路遽聞是八七水災(1959年)後拓寬成大馬路,作為臺三甲線,是草屯鎮最繁榮的主要幹道。 草屯 一銀周邊早期原是稻田和木材廠,後來隨著馬路開闢完成後,惠德宮(主祀關聖帝君)和第一銀行草屯分行才在太平路和育英街口建造。草屯第一銀行的歷史背景自戰後開始,於1958年7月3日開業於草屯碧山路。1960年承購當時門牌為「太平路8號」的磚木造建築一棟作為員工宿舍,後來為了擴大營業,員工宿舍拆除改建為新行舍,銀行新築奠基於1971(民國60)年1月20日,隔年1972(民國61)年1月25日舉行落成典禮。全棟鋼筋混凝土造,外觀風格是宮殿式建築。第一銀行草屯分行門口有迎賓的大理石材質的石獅,後來銀行大廳內有供奉文武財神。1960年,草屯大約有五萬餘人口,第一銀行和對街的惠德宮(註5)都是草屯戰後出現的現代建築經典案例,落成年代相近,是草屯大街上這半世紀來的重要地標。由於一銀旁即是草屯鎮上的客運總站,這棟宮殿建築因此成為許多遊子或觀光客對於草屯的代表印象。 草屯一銀建築坐向是坐東朝西,因此伴隨午後陽光西下,建築立面會逐漸受光,北方宮殿式的四角攢尖屋頂使用鵝黃色的琉璃瓦會變得非常醒目。這種在戰後的銀行建築變體,本質仍是現代主義的建築,為了迎合民族主義的思潮,而加上宮殿元素,結果就像在方盒子(現代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