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宜蘭仕紳葬儀費節約之報導
日本時代,日方在臺灣倡導節約風氣,宜蘭街的生活風俗上,有許多日本人不樂見的「鋪張行為」,如廟會拜拜、中元普度、喪禮葬費等。以地方仕紳而言,送葬者常常少則百人,多則千人的情形,想來奠儀以及葬禮的費用非常可觀。日本國內當時已有節約葬費的觀念,因此官方在臺灣的節約宣傳有以葬儀改善為一重點,善誘仕紳階級開始轉型舊俗,節約葬儀費,並捐贈於公共事業成為善舉美德,外地坊間還有「節約葬儀費,寄附一千圓」(註1)的說法。
當時報章上有關宜蘭「節省葬費」之新聞:
〈死葬之以禮〉《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6版,1921.10.06。
〈葬儀費の節約 公共事業寄贈〉《臺灣日日新報》第6版,1921.10.19。
宜蘭街白米商余水土(補充全名:余林水土)氏母魏氏○○去る九月二十四日病死し今十八日を以て葬儀舉行の筈たが同氏は故人の遺志もあり旁々該葬儀費中弊風と認る支出を節約し金一千圓を公共事業費に寄贈する事とし其支途及び處分方法の指定を宜蘭郡役所へ出願したので指定を俟つて(註2)
〈葬儀費を節約し 公共事業に寄附〉《臺灣日日新報》第7版,1921.11.10。
臺北州宜蘭郡礁溪庄洪武蘭二一三保正林金海の父林宗慶(七五)は保甲制度設置の當初から保正に選ばれ其後學務委員、土地整理委員に就任して盡力尠なからず人望が有つたが本年九月死亡し本月三日葬儀を行つたが林金海は無用な葬費を節約してオルガンを購入し礁溪公學校に寄附し又同街異門米商金(勘誤:余)水土は十月中實母が死亡したのに之亦葬費を節約し一千圓を宜蘭公共事業費に寄附を申出たが同地方では未だ前例の無い事とて奇特の事だと評判されて居る
〈人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4版,1934.06.08。
宜蘭街新順興行主葉添福氏之母葉林孺人。去五月二十六日別世。享壽六十七。訂本月中旬。在自宅舉行葬式。喪主為節省葬費。提出金三百圓內。二百圓向宜蘭街社會事業助成會。又百圓對愛國婦人會寄附。
〈人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4版,1936.12.11。
宜蘭街方面委員黃來富氏之令尊黃北氏。以老病于去六日去世。享年五十有八。氏前嘗為宜蘭信用組合長。葬儀訂來十六日舉行。黃北氏生前遺言按一千圓。欲寄附社會事業云。
〈葬儀費用を節 約し國防獻金〉《臺灣日日新報》第4版,1941.03.14。
宜蘭市の名望家林順金氏は妻女死去の際葬儀費を節約した金を國防獻金に百圓、社會事業助成會および愛國婦人會に夫々百圓を寄附した
〈葬儀費を節約國防獻金〉《臺灣日日新報》第4版,1943.05.07。
宜蘭市乾門三三宜蘭郡勸業課勤務莊坤鐘さんは去る一日嚴父燦昌さんが逝去した際、その葬儀費を節約して得た金を國防金として五十圓宛を陸海軍へ獻金したはか宜蘭市社會事業助成會へ百圓を寄附した
〈宜蘭/節費寄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4版,1930.10.11。
礁溪庄西山旅館主。前月死亡。遺族西山誠一氏。值忌明期。提出金三十圓寄附于礁溪庄役場。為作庄社會事業之用。
補充:西山旅館主為「西山清次郎」。
註釋:
(註1)、〈頓狂詩〉《臺灣日日新報》第4版,1920.05.04。
〈著先鞭〉 望蜀山人
虛禮固可廢。自進著先鞭。節約葬儀廢。寄附一千圓。
(註2)、余林水土之母親余魏氏(余魏言卻)葬於匏崙一帶。
補充:
日本時代在臺灣的「節省葬費」之新聞很多,舉例如下:
〈新竹街北門外 曾仁柴氏此回承其母遺命〉《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4版,1928.03.26。
新竹街北門外 曾仁柴氏此回承其母遺命。節喪費一部。對于社會公共事業寄附三百圓。對于青草湖靈壽塔之建築費。寄附百圓。對感化堂。寄附鐘鼓一對。竝寄附為納骨堂之建築費二十圓。又對新竹慈惠院。亦寄附二十圓。
〈節省祭祀費 惠施貧民 北港蔡川氏美舉〉《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4版,1930.10.11。
臺南州北門郡北港街人蔡川氏。為同地之資產家。常以私財援助公共事業。來十三日。為其祖母百年陰忌。因鑒於一般不景氣。擬行簡素祭祀。節祭祀冗費。以金六百圓。於去五日。惠與同地百五十七名之貧民。外更寄附四百圓於公共事業云。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