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1的文章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二)龍山寺門神1927年

圖片
        2021 年 6 月8日 ,吳儉鴻老師於臉書上分享一帖臺北萬華龍山寺前合影記念的舊照片,文獻出自 士林郭坤木家族收藏 。昭和 2 年 (1927) 十月初三,臺灣總督府臺北師範學校同窗會,晚上於萬華三仙樓 (註1) 宴會,參加的師長有校長「志保田鉎吉」,他同時是新任評議會員。會後眾人就近在臺北龍山寺前合影留念。照片中,志保田校長穿著深色和服,在一片西裝人物中非常醒目。         志保田鉎吉( 1873- ?),日本京都人, 1901 年來臺擔任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教授,與坂本房と結婚。其後歷任臺南高等女學校(今國立臺南女中)、臺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南大學)、臺北第一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志保田先生在臺教育界服務 30 年後卸任, 1931 年 9 月 17 日離臺。 1932 年志保田的壽像在臺北第一師範學校舉行除幕式,今銅像不存。         根據這張 1927 年在臺北龍山寺前的合影照片,品質實在是讓人眼睛一亮,過去無法想見到可以看到這麼有細節的照片,因為是夜間攝影,加上打閃光燈( 給予這張照片滿滿的靈魂) ,讓這龍山寺三川殿的所有細節都一覽無遺。尤其明間的中門神在相片裡中更是生動。根據李乾朗老師所發表的《廟宇建築及其裝飾藝術(上)》一文,記載大正8年(1919)重修艋舺龍山寺之油漆匠有林德旺、黃榮桂、蔡萬沛、張阿九、江寶、吳烏棕及洪寶真等人 (註2) 。 按龍山寺歷史,龍山寺於大正12年(1923)建築落成。 本文門神照片應為此時期作品。         附帶一說,門神的左右邊,相反於圖片左右邊。這是指廟宇以分金線為準的左右邊,廟宇是左進右出,左青龍右白虎,而有龍虎邊之分,左邊為龍邊,右邊為虎邊。簡單來解釋,正門就像是人的正面,左右邊是以廟為本體來認定。         龍山寺中門的門神,兩面門神的底色呈現有差異,左邊(龍邊)深,右邊(虎邊)淺, 原因應該是出自不同手路的打底方式有關係 。除了底色不同,兩邊門神的打底已經出現狀態差異,左邊尚佳,右邊已經出現裂痕和起甲,中門門神的變化如果是同時期同畫師的作品,在相同位置相同日曬下,門神的老化狀態應該會是相似的,但這兩面門神的底漆呈現狀態是有著明顯落差,可看出底漆作法的不同。 龍邊的門神,打底的色澤較深厚,加上沒有裂痕,使人聯想起打底功夫很好的彩繪名師「洪寶真」 (註3) 。日治臺北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一)許連成

圖片
        朋友林威廷對於許連成的彩繪有很多深入研究,個人在這方面的調查不盡全面,覺得無法錦上添花,又忍不住想藉機聊聊我的好奇,許連成彩繪事業興起的時空因素 。許連成是北臺灣的彩繪名司,作品具有北臺灣獨有的畫稿風格,今日來看其特色仍然鮮明。但因為臺灣傳統廟宇有五年小修十年大修的現象,連成司的彩繪作品雖然是北臺灣傳統彩繪的代表,但流行是物換星移,1990年代後,臺灣的傳統彩繪市場以府城畫派為龍頭,帶有潮汕風格及宮殿式的彩繪非常華麗,逐漸成為主流。由於傳統彩繪為建築結構之表面塗裝,在人們追求新穎同時,導致廟宇不斷重塗、拆除改建,許連成在各地廟宇的彩繪作品出現消逝的危機。         數年前 因為一場展覽而使得許連成家族的彩繪作品再度受到關注。展覽名為「三重的絕代風華─許連成家族特展」,由林威廷、張榮、張明祥、方圓文史、哢來文創等合力促成許連成家族的彩繪作品展覽,贊助者是林月于女士,主辦為三重區公所、三重社大、許連成家族,地點於三重社教館,時間是 2018 年 8 月 4 日至同月 19 日。時值許連成司百歲冥誕,展覽文物包含三重慈雲寺門神、廟名匾、紙本、手稿等,成果驚豔四方,圓滿落幕。         回想起,自己如何認識許連成,這起因於大學時期開始對家鄉宜蘭的文史感到興趣,而宜蘭的名廟之一就是臺灣第一座千人移廟而獲得保存的「二結王公廟」。二結王公廟本名為「鎮安廟」,主祀古公三王。舊廟為昭和 7 年 (1932) 竣工,原彩繪可能為宜蘭曾家作品。今日所見廟內彩繪出自許連成,全殿彩繪施作於民國 61 年 (1972) 。該廟保存完整的全殿彩繪,為探究許氏早期風格的佳例,鎮安廟的中門神門為劍童印童,畫風古樸。許連成在民國 61 年 (1972) 完成二結鎮安廟後,利澤簡廣惠宮亦邀請許連成施作彩繪,前者鎮安廟完工於春月,後者廣惠宮完工於冬月,今日兩間廟宇都是文化資產。        許連成在宜蘭尚有更多彩繪作品。根據黃佳慧老師於2004年發表的《許連成門神彩繪研究》論文,宜蘭地區在1972年有頭城三抱竹鎮安宮(原文:大福鎮安宮),當時有許連成門神彩繪 (註1) 。但根據三抱竹鎮安宮的廟史在民國65年(1976)曾經重建新廟,個人傾向許連成彩繪門神可能完成於1976年。此外論文曾經提及宜蘭壯圍大福補天宮曾有許連成彩繪作品,相關老照片不多,但近來逐漸撥雲見日,差臨門一腳。

五結清水清安堂人頭公廟

圖片
        七月十二日是五結清水祈安宮普度,隔一天七月十三日就是廟後沙崙頂的清安堂普度。祈安宮主祀三府王爺,清安堂主祀人頭公。         過往在祈安宮廟後的沙崙上有「罟寮」,這是一種仰賴「牽罟」討海生活的工寮。牽罟是透過曳地網,搭配三方人馬,岸上兩組,海上一組,這是一種古老的捕魚方式。早期清水祈安宮後的沙崙上約有三座罟寮,清水沙地多,居民靠農作、捕魚維生。現在當地老人家都有印象小時候曾聽過牽罟以「吹螺聲」作為訊號叫人。這些捕魚的民眾,都會信仰人頭爺,亦稱為人頭公,是無主頭顱變成的神祗。頭顱的來源有二,一說是祈安宮三府王爺乘船而來,頭顱掛在船後一併上岸;另一說是早期有漁民牽罟捕魚,在漁獲中撈獲頭顱。海上漂來的人頭,被供奉於沙崙頂的草寮中,因為顯靈加上神蹟不斷,長年保佑漁民豐收,而有今日廟貌規模,廟名「清安堂」,有保佑清水合境平安之意。         根據住在沙崙腳的林老先生的回憶,為 五結清水人頭公的建廟起源, 補充更多歷史細節。日本時代,五結清水有一蔡姓人家在海岸牽罟,某次意外打撈上一個頭骨,居民商議後,以蔡氏、林氏等為首,將人頭公奉祀在沙崙頂,早期為一座草厝,屢次翻修後,在甲寅年(民國63年西元1974年)以鋼筋水泥重建成今日廟貌。由於新廟落成後,曾受當時縣長李鳳鳴(任期1973-1981年)派代表來參拜,神格擢升,地方改以人頭爺尊稱。         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日是人頭公普度的日子,早期主要為漁民祭祀,時下環境本地季新村已經沒有牽罟活動,但祭祀人頭公地傳統由村民延續,每年的普度已是所有村民的共同活動。人頭公廟普度時,會使用傳統的「拜板」,這是使用原木長板,加上長凳,拼組成的供桌,居民將這種桌子稱為拜板。一位老先覺解釋,用來拜拜的柴板稱為拜板,用來睏眠的柴板稱為睏板,這樣一解釋果然名稱很好理解。這種拜板高約60公分,約二尺高,桌面的木板來頭不小,都是hinoki,宜蘭過去檜木資源豐厚,當年隨處可見的檜木板,今天變成村子裡的寶貝。印象,小時候壯圍老家普度拜拜,到處都是這種「拜板」。長板、長凳其實很輕巧,小女生都能搬。物換星移,傳統的拜板今日看來是顯得珍貴了。         五結清水清安堂是溪南的人頭公廟,溪北的人頭公廟是礁溪港嘴尾保安堂,前者人頭來自海上,後者人頭來自水圳。兩間廟的人頭出現都在日本時代,各有故事各是傳奇。兩間廟的普度日都是農曆七月

新公園的仙人掌

圖片
        日本時代的臺北新公園,今為臺北228公園,這裡是臺灣綠地公園的重要里程碑,在這座百年公園裡,想必是有收羅許多奇花異木,根據一帖照片發現原來公園裡曾經有仙人掌,很讓人好奇拍攝的年代是戰前還是戰後。         過去的人在公園種植仙人掌的想法,我們未必知道,但這種多肉植物其實存在臺灣已經數百年,屬於外來歸化植物,中文名稱稱作六角柱、大輪柱、鬼面閣,學名: Cereus hildmannianus ,原生地於南美洲,18世紀臺灣已經能看到這種仙人掌,現今常見於臺灣農村,今日多種植用來觀賞,成熟植株會開花,開花時觀賞價值高,已經融入民間生活成為鄉土植物。         關於這張老照片的出處不詳。根據人物的外衣是「半纏」,這是日本職人傳統的穿著,半纏上「衿」上的文字稱為「衿字」,文字內容為商號,圖中的衿字為「臺北和洋菓子司」,戰前新公園前曾經有一家和洋食店(電二六番)不知有無關聯。此外因為人物的服裝有很驚人的混搭,讓人懷疑這是戰後的寫真。按圖(參考圖2)坐下男士的穿著從頭到腳:巴拿馬帽、半纏、白襯衫、西裝褲、布鞋。這樣的穿搭風格雖然擺脫日本傳統服飾的制約,但也顯現出臺灣文化的多元。寬鬆的西服也是過去常見的品味。圖中三人的鞋子都不同,由左至右分別是皮鞋、木屐、布鞋,這都展露臺灣民間服裝的過渡風格。          照片的拍攝地點位於當時博物館後方的鯉魚噴水池旁。左一人物依靠的椰子樹是亞歷山大椰子 ( 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 ) ,原產於澳洲。圖中有的亞歷山大椰子樹高已經超過10公尺了,至少種植30年以上。圖左有微露出的長葉,這是旅人蕉( Ravenala madagascariensis ),原產地於馬達加斯加島。這些外來景觀植物都是在日本時代引進臺灣種植。圖右就是六角柱仙人掌( Cereus hildmannianus  ),如果是六角柱仙人掌的成熟植株可長至3公尺以上而且會呈現叢生,照片裡的植株高約150cm,植栽年齡還很年輕。 延伸閱讀: 1、 〈六角柱〉 《認識植物》莊溪老師著作,2021-08.22瀏覽。 2、 〈關於日本酒工作人員身上穿的衣服〉 《PODCAST陳麥可漫談杯中物》,2021-08-22瀏覽。 (圖1.) 此 照片的拍攝地點位於當時博物館後方的鯉魚噴水池旁。 (圖2.) 根據照片 人物外衣「半纏」上

博物館的華盛頓椰子

圖片
        華盛頓椰子是日本時代開始在臺灣種植的外來棕梠科植物,今天在臺灣博物館、臺北植物園、臺南公園都能看到這種「異常高聳」的華盛頓椰子。 華盛頓椰子(圖右)和蒲葵(圖左)外觀很像,蒲葵的樹高10-15公尺,華盛頓椰子的樹高可達20-30公尺,臺灣博物館樓高就是30公尺,兩種椰子的身高相差一倍。華盛頓椰子的學名Washingtonia filifera (Linden ex Andre) Wendl.,常用的英文名字是California Washington Palm,因為原產地在美國加州得名,但命名者可能希望用美國首都華盛頓來命名,植物的名稱怎麼取會不會流行也是一門功課。期待以後大家有機會來臺灣博物館,記得來看看這棵從日本時代就種下的華盛頓椰子,這棵華盛頓椰子樹齡保守估計90歲以上了。         1895年臺灣澎湖成為日本政府的殖民地,當時南進政策尚未萌芽,但隨著1905年日俄戰爭的勝利,帝國主義思想在日本成形,臺灣成功經濟獨立,讓日本國內對於南方世界的嚮往更是強烈。椰子樹在日本境內除了極少數耐寒品種可以適應,只能成為溫室中的奇花異草,位於熱帶氣候的臺灣,無疑激發了日本對熱帶植物的更多想像,其中改變臺灣地景最多的熱帶植物就是「椰子樹」。大正年間臺灣各地的官署機關已經開始栽種椰子樹,最早期用於景觀綠化的椰子樹是「檳榔樹」,檳榔樹在臺灣不分南北都十分常見,而且成樹容易移植。從郡役所、法院、銀行、市場、學校都有種檳榔樹,目的是為了庭園造景。後來隨著殖產局引進椰子種籽、樹苗來臺灣試種。除了本土有的檳榔、可可椰子和海棗等原生種椰子,昭和年間的臺灣已經出現非常多樣的外來椰子樹:大王椰子、亞歷山大椰子、黃椰子、酒瓶椰子、孔雀叢立椰子、蒲葵、華盛頓椰子....等等。   (圖1.) 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前身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1915年完工即啟用,1998年內政部公告為國定古蹟。博物館興建前,原址為官祀廟宇「臺北大天后宮」所在,1913年拆除。博物館周圍在日本時代作為新公園,設施有水池、涼亭、戶外舞台、運動場等,園內種植許多植物,其中以椰子類的表現最為出色。臺博館樓高30公尺,博物館東南側的「華盛頓椰子」已有可觀的樹高,這棵華盛頓椰子今日是一枝獨秀鶴立雞群。「華盛頓椰子」和另一種椰子樹「蒲葵」在外型上很相近,最大的差別在於蒲葵的

為彩瓷正名:臺灣的老花磚

圖片
       馬約利卡瓷磚,英文名稱:Majolica tile。 馬約利卡(Majolica)源自於西班牙東岸小島「馬略卡島(加泰羅尼亞語:Mallorca) 」,這是以陶器聞名的產地。15世紀中葉,就出現了Majolica陶器,透過航運,輸入西班牙、義大利。 (註1)   透過Google 搜尋的「 Majolica Spanish 」,很快能知道馬約利卡是什麼樣子的,馬約利卡瓷磚本來是一種手繪的西班牙磚。       「Majolica」 馬約利卡的翻譯,就是陶器。地名被用來形容「特色產品」這例子像是「China」中國的英文翻譯也作為瓷器,因為中國的瓷器曾經流行於世界各地。Majolica作為一個陶器的生產地,到最後成為一種陶器的形容。但Majolica並不適用於用來形容所有近代的花磚。同樣情形,受外國人喜愛的中國瓷器,「China」這個英文字雖然被用來說是「瓷器」,但世界上討論瓷器,並不會把所有來自亞洲的瓷器都稱為「China」。         我們現在對於花磚的稱呼,受到流行、習慣用法的影響,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說法,這些說法有需要正名。臺灣的老花磚產地有英國、比利時、日本,這些花磚產地明確,實際不同於「馬約利卡瓷磚 (Majolica tile)」。雖然在日本有學者會稱呼本地生產的花磚為「Majolica tile」,但日本的花磚起源和西班牙並無關聯,反而和英國花磚較有關係。今天,我們不如直接按照傳統將其稱呼為「花磚」、「thài-lù」、「Tile」,參考品牌商標稱呼「淡陶瓷磚」、「不二見燒瓷磚」等,或是根據花磚的製造國別稱呼「日本花磚」、「英國花磚」等,以上會是更適合的用詞。        在臺灣的花磚不是馬約利卡瓷磚,就像在臺灣沒有巴洛克建築、在臺灣沒有文藝復興建築。歷史發展各有其脈絡,雖然這些錯植的名稱已經冰凍三尺,我們還是能選擇更中性的角度,重新來凝視這些出現在臺灣的老花磚,他們值得擁有真實的名字。感謝康鍩錫老師致力於臺灣老花磚的正名,開啟老花磚蘊藏的建築記憶,花磚建築是一個很美妙的世界,正等待你的觀察與發現。 註解: 1、 〈Majolica〉 《WIKIPIDEA》,2021_08_03瀏覽。 延伸閱讀: 1、康鍩錫 《為彩瓷正名》 2020_08_01。 2、康鍩錫 《彩瓷知多少  為彩瓷正名》 2018_09_17。 3、康鍩錫《台灣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