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結清水清安堂人頭公廟

        七月十二日是五結清水祈安宮普度,隔一天七月十三日就是廟後沙崙頂的清安堂普度。祈安宮主祀三府王爺,清安堂主祀人頭公。


        過往在祈安宮廟後的沙崙上有「罟寮」,這是一種仰賴「牽罟」討海生活的工寮。牽罟是透過曳地網,搭配三方人馬,岸上兩組,海上一組,這是一種古老的捕魚方式。早期清水祈安宮後的沙崙上約有三座罟寮,清水沙地多,居民靠農作、捕魚維生。現在當地老人家都有印象小時候曾聽過牽罟以「吹螺聲」作為訊號叫人。這些捕魚的民眾,都會信仰人頭爺,亦稱為人頭公,是無主頭顱變成的神祗。頭顱的來源有二,一說是祈安宮三府王爺乘船而來,頭顱掛在船後一併上岸;另一說是早期有漁民牽罟捕魚,在漁獲中撈獲頭顱。海上漂來的人頭,被供奉於沙崙頂的草寮中,因為顯靈加上神蹟不斷,長年保佑漁民豐收,而有今日廟貌規模,廟名「清安堂」,有保佑清水合境平安之意。

        根據住在沙崙腳的林老先生的回憶,為五結清水人頭公的建廟起源,補充更多歷史細節。日本時代,五結清水有一蔡姓人家在海岸牽罟,某次意外打撈上一個頭骨,居民商議後,以蔡氏、林氏等為首,將人頭公奉祀在沙崙頂,早期為一座草厝,屢次翻修後,在甲寅年(民國63年西元1974年)以鋼筋水泥重建成今日廟貌。由於新廟落成後,曾受當時縣長李鳳鳴(任期1973-1981年)派代表來參拜,神格擢升,地方改以人頭爺尊稱。

        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日是人頭公普度的日子,早期主要為漁民祭祀,時下環境本地季新村已經沒有牽罟活動,但祭祀人頭公地傳統由村民延續,每年的普度已是所有村民的共同活動。人頭公廟普度時,會使用傳統的「拜板」,這是使用原木長板,加上長凳,拼組成的供桌,居民將這種桌子稱為拜板。一位老先覺解釋,用來拜拜的柴板稱為拜板,用來睏眠的柴板稱為睏板,這樣一解釋果然名稱很好理解。這種拜板高約60公分,約二尺高,桌面的木板來頭不小,都是hinoki,宜蘭過去檜木資源豐厚,當年隨處可見的檜木板,今天變成村子裡的寶貝。印象,小時候壯圍老家普度拜拜,到處都是這種「拜板」。長板、長凳其實很輕巧,小女生都能搬。物換星移,傳統的拜板今日看來是顯得珍貴了。

        五結清水清安堂是溪南的人頭公廟,溪北的人頭公廟是礁溪港嘴尾保安堂,前者人頭來自海上,後者人頭來自水圳。兩間廟的人頭出現都在日本時代,各有故事各是傳奇。兩間廟的普度日都是農曆七月十三日下午三點開始,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前者團拜續辦,後者取消。清代宜蘭,早期有原住民出草馘首,加上自然災害頻繁,各地的羅漢腳等原因,都會形成無主孤魂,無主信仰是宜蘭民間信仰的特色,同時反映在宜蘭的普度祭儀。頭顱形成的神祗信仰的形成背景,雖然已經是日本時代,教育環境提升,但從人頭公和當代環境的互動關係,仍然可見得地區的需求和期望。或許人頭公信仰也是因應時代而生的。

        後記:每年夏秋季的風災後清水人海岸常有漂流木,當地人對於撿拾木頭和辨識方法有許多獨門的說法,有一說hinoki紅檜木材遇水會浮,maniki黃檜會沉,是很好玩的觀察。普度當日,穿著壯圍番社同安廟廟慶的衣服過去,跟一位大姐聊了起來,原來他父親是壯圍公館的剃頭師,在別人的地盤上,侃侃聊起共同家鄉的人事物,奇妙不奇怪。




(圖1.) 宜蘭五結清水一帶早期有漁民牽罟捕魚,在漁獲中發現頭顱。來自大海的頭顱,日後被民眾供奉於沙崙頂的草寮中,因為顯靈加上神蹟不斷,長年保佑漁民豐收,而有今日廟貌規模,廟名「清安堂」,有保佑清水合境平安之意。




(圖2.) 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日是人頭公普度的日子,早期主要為漁民祭祀,時下環境本地季新村已經沒有牽罟活動,但祭祀人頭公地傳統由村民延續,每年的普度已是所有村民的共同活動。人頭公廟普度時,會使用傳統的「拜板」,這是使用原木長板,加上長凳,拼組成的供桌,居民將這種桌子稱為拜板。








# 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
# 歡迎留言或來信討論。
# 有著作權,請勿侵害。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一)許連成

南彰化彩繪特色亂彈─以林振章、陳登科作品為例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三)張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