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5的文章

望諸峰君:張錦燦和張李德和

圖片
 戰後,合作金庫買下「諸峰醫院」並進行改建, 民國55年(1966年)8月1日新廈落成。時隔40年, 嘉義市二二八紀念文教基金會執行,在嘉義合庫建築的一樓牆面,掛上由陳澄波在昭和10年(1935年)繪製的〈琳瑯山閣〉油畫說明牌。這幅畫作是陳澄波和醫院主人的友情見證,卻曾傳出遭到燒毀。時光如畫,諸峰的歲月更替, 一葉知秋... ▲醫生們和畫家們 嘉義有許多老醫館,牽繫著大時代裡發光發熱的人們。諸峰醫院 為婦產科醫院,執業醫師為張錦燦 (1890—1970)。張錦燦為嘉義名門清貢生張元榮 (1857—1943) 之四子,大正2年(1913年)畢業於臺灣總督府醫學校。 (註1)醫學校在學期間於大正元年(1912年)結婚。 畢業後,先於臺南大病院工作,之後至後壁菁寮初開醫院,名為「諸峰醫院」,長女「張女英」於後壁出生。大正10年(1921年)購買嘉義西門外土地(演武廳舊址),回到嘉義開設同名的醫館。昭和4年(1929年)新洋樓落成,同年諸峰醫院迎來開業十五周年。 張李德和 (1893.5.6—1972.12.11),字連玉,為西螺望族清儒學訓導李昭元之長女,詩畫融通。和張錦燦成婚後,追隨張氏醫職生涯。至張錦燦於嘉義再開設 諸峰醫院,定居嘉義。張李德和成為藝壇才女,醫院二樓的書房畫室,命名為「琳瑯山閣」,作為藝文沙龍。醫院後方的庭園水池,收羅花木奇石和養蘭,名為「逸園」。張李德和別號「羅山女史」,又名「逸園主人」、「琳瑯山閣主人」。這些以張李德和為主的個人空間,是近代女性獨立空間的少見輪廓。 嘉義名畫家 陳澄波 (1895—1947)和張家二位主人是無話不談的至交好友。張李德和年長陳澄波兩歲,陳氏在嘉義公學校畢業前一年,張李氏適巧轉入該校任教,二人交情深厚亦師亦友。日本時代臺灣官方舉行的美展以 臺展 和府展為主,分為西洋畫、東洋畫二部。陳澄波專攻油畫參加西洋畫部。張李德和主要向 林玉山 學習礦物彩(戰後改稱膠彩)參加東洋畫部。陳、張李氏都多次獲得美展的肯定和殊榮。昭和10年(1935年)陳澄波 繪製的〈琳瑯山閣〉油畫贈與張家收藏。陳澄波 個人相簿裡也保留不少張家的照片,包含張家的 全家福照 , (註2)昭和11年( 1936年)張元榮先生八十歲在醫院時敏堂的 照片 , (註3)昭和14年( 1939年)張李德和以〈 蝴蝶蘭 〉參加府展東洋畫部獲得特選與總督賞,作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