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盡之地(2):槍與百合

        「渭水路」始終留在許多宜蘭人的記憶中。宜蘭市中山路往南,過了舊城南路後,往羅東方向的省道,這條道路就稱為「渭水路」。渭水路顧名思義為了紀念「蔣渭水」,蔣先生的一生經歷很精彩,他是非武裝抗日的民族運動者,這條道路是戰後臺灣早期使用本島人命名的少數例子。

宜蘭市的舊南北大街,在日本時代有過很多名字,常見如「南門街」、「北門街」、「中街」,路名都是沿用前朝清代建城的思維,後期出現的名稱「本通」意味著主要道路,或是其他美名如「銀座通」、「臺銀通」,以都市設施的形象來取名。戰後,隨著民族主義的思潮爆發,本通就改名為「中山路」,取自中華民國精神領袖孫中山之名。孫文又稱孫中山,實際上「中山」二字,源自孫先生暫棲日本時的化名「中山樵」。近代在劉守成縣長執政的任內,透過諮詢性公投,在約2成多的投票率下,結過於2003年註銷渭水路,改名「中山路二段」,蔣渭水不敵孫中山。渭水路的存續的這個歷史題,最後在幾年後找到了出路,2006年6月16日開通啟用北宜高速公路,由行政院定名為「蔣渭水高速公路」,這是名人過去未曾走過的路,穿過蘭陽平原的千花百草卻不接地氣。

蔣渭水有半世在日治臺灣提倡民族和民主,早期的渭水路是宜蘭城外銜接溪南溪北的重要幹道,蔣渭水必然走過曾經的渭水路,說這是一條宜蘭的民主大道,未必會言過其實,宜蘭市公所、議會、法院都在渭水路上。那中山路連接著渭水路的城市地景,讓人好奇孫文和蔣渭水是否曾有過一面之緣?回到1913年夏天,孫文先生因革命失敗必須要逃往日本途中,曾短暫下榻臺北於「梅屋敷」,由於其身分敏感,總督府特別指示駐警讓旅館周圍戒備森嚴,蔣渭水曾急切想見孫文先生,雖然未能如願,但孫文有特別留信給蔣渭水,還贈與一枚開國紀念章。之後,蔣渭水〉在1915年在大稻埕開設大安醫院當起醫生,1921年經營春風得意樓當起酒樓老闆,從醫生到文人雅士的人脈聯動,1927年成立臺灣民眾黨,然而於1931年8月因病驟逝。2015年歸葬於故鄉宜蘭。

老照片裡的青年學子,身穿卡其服,頭戴大盤帽,腳上是「回力牌球鞋」。特別是人人背槍,是軍事訓練去打靶或是遊行呢? 可能是宜蘭高中或是宜蘭農校生,印象裡宜蘭市最近的軍事重地金六結營區沒有靶場,學生是步行去哪裡打靶呢?或者這真是一場慶典遊行,譬如說329青年節遊行?人物腳下的長影向著西北方,這是早晨裡的光景吧!攝影師約莫站在今日宜蘭東嶽廟的廟口,站在渭水路上取景。圖左側的高樓建築是「臺灣合匯儲蓄股份有限公司宜蘭分行」(今日臺灣企銀宜蘭分行),圖右側建築是「宜蘭水利會」(原宜蘭埤圳水利組合事務所),端景的三樓高的平頂建築為臺銀宜蘭分行。搭配銀行改建的時間,以及省道路面已經出現柏油材質,這是1960年後的市容景象。

宜蘭農校作為蘭陽平原作育英才的搖籃,芸芸學子的救世熱血古今皆然,宜農因此留下一頁被淚水浸濡的故事。1947年二二八事件自臺北發生後,北部波及最快的區域要屬基隆,後來延燒到宜蘭,民間抗議四起,頓時省署官僚逃散。宜蘭有志仕紳不少人出面穩定局面。宜蘭農校外省校長躲匿,由宜農退休教師「蘇耀邦」出面暫代校長一職,此時卻發生部分校內學生至軍警單位奪走槍枝,最後在蘇校長的周旋設法下,善誘學生以遊行方式將此事件收尾,完成武器收歸,待宜蘭局勢逐漸穩定後,蘇校長卻因此遭到清算,成為宜蘭二二八事件最早的七名受難者之一,另宜蘭醫院郭章垣院長、臺銀營業課長林蔡齡都在此次離世。
百合花曾經開遍了蘭陽平原的山陵和海線,日本時代曾經作為愛國婦人會應援前線的獻花,戰後成為紀念民主自由的聖潔之花。宜蘭的雨,是天上的甘露還是淚水?物換星移,照片裡,學生列隊在朝陽裡揹著步槍,走在曾經的渭水路上,青春和正氣,彷彿遠離世俗塵囂。




【圖1】青年學子揹槍遊行,走在曾經的渭水路上,圖左的建築物為宜蘭水利會,圖中間為臺灣銀行宜蘭分行,圖右為臺灣合匯儲蓄股份有限公司宜蘭分行(今臺灣企銀宜蘭分行)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一)許連成

南彰化彩繪特色亂彈─以林振章、陳登科作品為例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三)張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