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頭山靈塔(超昇靈塔)

      獅頭山位於臺灣新竹苗栗二縣交界山區,因山形似獅子蹲踞而得名,海拔491公尺,為臺灣小百岳之一。2001年納入臺灣參山國家風景區。這裡是臺灣齋佛教寺院首屈一指名聞遐邇的信仰聖地,戰前信眾已達14-15萬名。《臺灣鐵道旅行案內》介紹獅頭山說:「梢に靈鳥啼き,谷に靈泉が走り,山上にに白亞の靈塔がそびえる」,意思是「樹梢上有靈鳥鳴唱,山谷間有靈泉奔流,山頂上有白色靈塔拔地而起。」,文中的靈塔就是獅頭山最醒目的建築物

 

       塔是印度佛教樣式墓地的專門建築,梵文為「浮圖」,中文譯作「塔婆」,簡稱為塔。塔最初的樣式為覆盆式的半圓形建築(Stupa,卒塔婆或稱窣堵坡),佛教傳至中國,結合樓閣式建築,發展出中國特有的佛塔。

 

      「靈塔」位於獅頭山勸化堂的前山山頂,是一座高80尺(約24公尺)的煉瓦造的塔樓,建築用途為納骨塔,[1]基座約2公尺高,塔身六層八角,第一層為佛堂,第二層到第六層供各方善信寄放火化後的骨灰,進塔事宜須向勸化堂主事者辦理。[2]塔剎為覆缽和寶瓶造型。靈塔周圍附設有火葬場,位於山腹處。火葬為臺灣受到日本影響,這是受到西化風俗影響,當時政府都有明確的火葬場管理規則,不少當時的名家士紳都慢慢接受新式的葬儀形式。火葬場周圍附屬設施「推測」可能包含舉行告別式的齋場,但目前沒有證據。

 

        靈塔最初建於大正8年(1919,但同年因地震崩塔而停工。勸化堂改聘請士林賴阿珍司負責督建靈塔工事,[3]最終順利完工,落成式於大10年(1921)1114日舉行[4]這天是農曆十月十五日,也是每年招魂祭舉行的日子。賴阿珍在獅頭山不只參與建造靈塔,昭和2年(1927接手獅頭山開善寺的改建工事。[5]

 

        獅頭山曾於昭和2年(1927)透過民眾票選列入臺灣十二勝。昭和10年(1935421日中部大地震,獅山靈塔倒塌全毀。日後由於中日戰爭展開,全臺實施物資統制,資源缺乏,後於1939年搭設臨時納骨塔,但重建遲遲無法推行。

 

        戰後民41年(1952)勸化堂終於展開重建,以鋼筋混凝土構造重建靈塔,民國43年(19541018日舉行落成大典,今名為「超昇靈塔」。

 

       老照片上的靈塔,常見的拍攝地點位於獅頭山勸化堂,在這裡能眺望對向山頂的靈塔,此為獅頭山名景。   


文稿第一版:2022/05/02







[1] 深綠の中に夢と浮ぶ 白堊の靈塔 華麗を誇る勸化堂內部 食菜人の靈地獅頭山〉《臺灣日日新報》第四版,1927-09-30

[2] 〈獅山靈塔豫聞〉《臺灣日日新報》第四版,1921-09-19

[3]  廖綺貞《獅頭山寺廟藝術  靈山藝海》2019,頁48

[4] 〈新竹 / 獅頭山靈塔落成〉《臺灣日日新報》第四版,1921-11-10

[5] 黃禮強、張長義,〈宗教聖地居民地方感之研究以苗栗獅頭山為例〉《都市與計畫 第三十五卷 第三期》2008,頁248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173571/1/12.pdf






【圖1.】獅頭山「靈塔」,為獅頭山勸化堂管理之納骨塔,建築落成於1921年,為煉瓦造構造,塔身六層,第一層為佛堂,第二層是第六層為塔位,塔剎為覆缽搭配寶瓶造席。靈塔和勸化堂對山而居,至勸化堂前可觀覽靈塔全貌。圖片左側的煙囪疑是火葬場位置。然而,靈塔於1935年的中部大地震全倒。二年後,進入戰爭時期,受到物資缺乏影響,而遲未重建。直至戰後1952年勸化堂鳩資興工,以鋼筋混凝土建築重建,今稱「超昇靈塔」。




【圖2.】日本時代新竹州竹南驛(竹南車站)戳章。竹南車站是北臺灣重要的車站,和新竹市街僅一溪之隔。昭和年間竹南車站的紀念戳章是以獅頭山勸化堂、靈塔和獅山剪影這三元素作為風景組圖。此戳章日期為昭和7年(1932)6月25日。




【圖3.】於《臺灣日日新報》曾刊登獅頭山靈塔的照片。臺灣曾於昭和2年(1927)舉行全島風景名勝之票選,當年選出「臺灣八景十二勝」,當時轄屬新竹州竹南郡的獅頭山獲選為十二勝之一。此報紙說明有誤,圖中寺廟並非開善寺而正確是勸化堂。勸化堂與靈塔對望,此為獅山名景。此圖片引用自〈寫眞は臺灣十二勝の一獅頭山上に在る開善寺の白衣の靈塔〉《臺灣日日新報》第二版,1937-05-28。





【圖4.】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典藏「新竹州竹南郡   獅頭山之佛剎」。圖右為靈塔,圖左為勸化堂和紫陽門。靈塔為勸化堂幕資興建,用途可供各方善信寄放火化後的骨灰。





【圖5.】國立圖書館數位典藏「獅頭山(新竹州南庄)」,原圖出自《臺灣寫真大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一)許連成

南彰化彩繪特色亂彈─以林振章、陳登科作品為例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三)張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