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斗篷(マント)的時代身影

        照片出自於昭和15(1940)4月「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第十回卒業記念」一冊,由「ライト寫真館[1]發行,ライト就是「light」的片假名,光的意思。


      卒業記念出自於宜蘭農林學校,宜蘭農林學校是日治蘭陽地區的最高學府,簡稱「宜農」,建校歷史已逾百年。 日本時代以「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為發展模式,推展米糖經濟,對臺建設多以日本的利益為優先考量。日方在宜蘭實行理番政策,強化山區統治權,終於1914年進入太平山,發現林產富源,隨著林木開採事業漸進成形,因應日本人力不足,而藉由實業教育名義在宜蘭開設農林學校,訓練本島人具備專業技術,補充林業開發的人員需求,這就像開發太平山的職業訓練中心。宜蘭農林學校創立於大正15(1926)3接受教育成為本島人改變階級的途徑,這座作育宜蘭英才的搖籃,於民國92年(2003)改為「國立宜蘭大學」。


    日本時代學校制服都有明文規定。由於戰爭因素,1936年臺灣各地就開始推行制服的國防色。1937年中日開戰後,日權掌控臺灣加大力度,皇民化政策加速臺灣島內的備戰狀態。1940年總督府宣告施行「國民服」政策,全台中等以下的學校配合總督府的政策,實施統一的學生制服,頒布內容就有「外套」。外套是有袖的服裝,學服裡還曾經出現過一種無袖的服裝。


    關於臺灣日治時期學校服制曾經出現過的無袖服裝,這就是「斗篷」。日文「マント」,詞源來自法語manteau。斗篷和外套相比,斗篷的功能性很強。隨著戰爭情勢變化,世界各國的流行時尚都圍繞著簡省物資、物盡其用、花費低,功能性強這幾樣元素。斗篷功能的彈性比外套來得多元,斗篷攤開就是一塊布,可用於露營搭帳鋪地保暖避雨。看著老照片中,農校學生披著斗篷,大盤帽、木屐的打扮,不輸當今時下流行的古著風格。宜蘭農林學校的學生穿著的斗篷是卡其色(Khaki),屬於國防色,我用文字來為這張老照片鋪上色彩,黑白並不單調。


        宜蘭農林學校的卒業紀念冊是收藏回憶的寶庫,很難想像在日本時代的紙質印刷已經有成熟技術,在圖片上保留很多細節,不只是人物和環境之間的關係,還有蘊藏著各種細微的時空線索。快門可以將歷史的瞬間,凝結在底片上,顯影成為永恆。卒業冊是一本拼圖,影像和現實之間可能都互相牽動,鋪陳時代的旋律。


       這張宜農同學的拍照地點在宜蘭街南門口的噴水池旁,水池的假山是奇石堆築而成,假山頂是噴水口。照片上的水池外觀,水池壁體很像是用磚造加上表面洗石子,但已經出現幾道吐白的裂紋。水池邊有幾棵檳榔樹的樹幹,和一棵樹形優美的雞冠刺桐。檳榔樹是臺灣原生,容易移植,可以快速營造南國風情。雞冠莿桐是外來種,大約在1930年代引進臺灣,夏季裡會開出紅花的觀賞喬木。有紅花椰影的水池,作為城市街道的視覺端點,水池作為近代化的風景,背景是臺灣銀行,和1937年拓寬完成的大街,宜蘭街全體正朝向市制實施前進。當初南門街是拓寬道路的重點區域,店鋪的立面重建都需要仰賴宜蘭建築組合的低利貸款。照片裡有一些店舖立面還沒有重建完成,因為街角拆除而外露出來的山牆上寫著「吉岡藥局」,而那消失的街屋就曾經是李英茂老師的父親執業作代書的店面。


        這本卒業紀念冊,出版於皇紀2600[2] ,當年為昭和15年,這是一個國際關係因為戰事升高而不安的年代,臺灣因應日本政府的戰略目的,已經全面實行皇民化,日本對臺政策不再懷柔,寺廟整理和國語運動的落實,國家認同成為精神動員的主體價值。照片中的宜農學子,英姿煥發, 自認日本時代學生穿的制服很帥,在老照片裡仍散發魅力。即將畢業之際,作為社會菁英的練習生,從他們的神情裡,無疑感受到宜農人的驕傲。

 



[1]ライト寫真館」為日治時期位於宜蘭街南門通(今中山路)的照相館,經營者為中澤毅,曾發行宜蘭風景相關的多組繪葉書。

[2]   皇紀2600年,為日本昭和15年,亦即西元1940年。皇紀(或紀元)就是從日本神話第一代天皇的即位年起算。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政府在臺灣推行「皇民化運動」,1940年又逢天皇開國第2600年,全國動員舉行史無前例的奉祝活動,包含臺灣澎湖,藉以對國民進行精神動員,激發國內民族意識,為戰時體制下的統制政策,直至1941年爆發太平洋戰爭。






(圖1)、照片出自於昭和15(1940)4月「臺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第十回卒業記念」一冊,由「ライト寫真館」日人開設的攝影館發行。照片中的宜農學子身披的斗篷「
マント」,英姿煥發。自認日本時代學生穿的制服很帥,在老照片裡仍散發魅力。背景為宜蘭街南門口的噴水池,左後方建築為臺灣銀行宜蘭支店,屋頂的小尖塔非常醒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一)許連成

南彰化彩繪特色亂彈─以林振章、陳登科作品為例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三)張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