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三)張劍光

        張劍光(1917–1971)是一位活躍於北桃竹苗地區的傳統建築彩繪匠司,生平資料闕如,彩繪傳世作品日益減少,相關研究論述罕見。本文僅以個人田野拙見,嘗試拼湊張劍光畫司的發展輪廓。


★廣東張劍光


  根據其作品落款,常以「廣東張劍光」留名(註1),顯而能知張劍光為廣東籍畫司

       張劍光在民國37年(1948年)時從大陸廣東來臺,時值弱冠之年。家裡原以製作家具漆器為業,來臺後以彩繪為業(註2)。張劍光的彩繪作品著名有1966年曾經參與臺北艋舺龍山寺的彩繪工事。龍山寺是臺灣最後一棟號召南北匠司集體獻藝的廟宇,包含臺北張明德、莊武男、阿枝師、苗栗張劍光、新竹彭榮華、鹿港郭佛賜、臺南陳壽彝等(註3)



★張劍光彩繪作品與其傳承

 

        張劍光是能獨當一面的彩繪畫師,彩繪包辦廟宇枋樑、門神、神龕安金和全殿油漆工事。張劍光派下的門神作品別具一格,其中「神荼、鬱壘」圖稿特色為開臉、冑甲、大肚腩。

       張劍光派下的匠師譜系,張劍光師承未知,張劍光傳徒有黃文龍、張緯能(註4)。苗栗義民廟曾有張劍光、黃文龍的師徒作品另有些傳習交流之畫師為誤傳。(註5)

        目前張劍光彩繪作品現存已知有:關山天后宮(1965年)、汐止拱北殿(1965年)、通霄慈惠宮(1965年)、艋舺龍山寺(1966年)、楊梅回善寺(1966年)、湖口三元宮。張劍光來臺後的彩繪作品都集中在北桃竹苗,已知彩繪起始可溯及至50年代初期。

        重修消失的彩繪作品有:後龍慈雲宮、苗栗嶽帝廟(1961年)、三坑永福宮(1967年)、觀音溥濟宮(1969年)。三坑永福宮的門神作品已知被保存下來。此外,張劍光之彩繪技術享譽盛名,曾和臺中石岡彩繪團隊劉沛家族有過門神對場,如後龍慈雲宮、通霄慈惠宮。

  臺東關山天后宮為張劍光畫司在東臺灣留下的孤例,此寺廟建築設計為苗栗黃欽昌,剪花為其子黃運泉司之作品,殿內彩繪(除門神外)以張劍光為主筆於1965年。無獨有偶,桃園三坑子永福宮同為黃欽昌改建,剪花黃運泉,彩繪為張劍光主筆於1967年。黃欽昌和張劍光司合作之濫觴,疑起始自苗栗嶽帝廟(1961年),此例圖文甚少仍待查。



★粵籍來臺匠司群之網絡


        臺灣來自廣東籍的傳統彩繪畫師有:邱鎮邦(1895-1938)、蘇濱庭(1900-1982)、朱錫甘(1895-1940)(註6)、張劍光為代表。前者為日治時期的畫師,張劍光為戰後的畫師,而邱鎮邦和張劍光的作品分布區域有重疊。桃園三坑永福宮舊廟於大正12年(1924年)重建,當時彩繪遽聞為邱鎮邦作品,戰後至民國56年(1967年)由張劍光彩繪。邱鎮邦之子邱有連(1915-2001)、劉沛然之子劉福銀上述二人和張劍光互有合作關係,但相關作品留存者稀。當今張劍光的彩繪作品日益減少,急需重視。








註解:

(註1)、「廣東張劍光」彩繪落款出現於關山天后宮(1965)、楊梅回善堂(1966)等。

(註2)、 徐國庭,《粵籍畫師邱鎮邦彩繪研究》2009,頁24

(註3)、〈傳統彩繪 憑弔最後傳統美感〉《中國時報》1992

(註4)、新店玄吉寺門神1973、橫山三元宮1979、苗栗義民廟、西湖天福宮1991、竹東五華廟2000

(註5)、根據由桃園縣政府《藝文志》2017,頁120,提及「許財勝(1961–)新竹縣人,16歲從李登勝學習彩繪技藝;18歲再從張劍光研習。許財勝廟宇彩繪地點,亦集中在桃竹苗等地區。」許財勝彩繪都是李登勝帶著,這部分應有誤。

另該書對於另一位彩畫名師李登勝(1954–)師承脈絡,提及「據傳李氏的彩繪技藝乃師承臺南潘麗水、苗栗張劍光、及八德邱有連等人。」(書中原文),此論有誤。根據臺灣彩繪研究者蔡雅蕙老師調查,李登勝並未向張劍光學藝。

(註6)、朱錫甘為福建漳州東山島人。
參考〈澎湖馬公天后宮的朱錫甘是東山島人〉《李奕興的鄉土藝術工坊》,瀏覽2021-11-07。




(圖1)、桃園觀音溥濟宮,三川殿中門門神彩繪「神荼、鬱壘」,1969年張劍光繪製。

2018年重修後消失。




(圖2)、臺北艋舺龍山寺,三川殿彩繪,嫦娥奔月,1966年張劍光繪製。





(圖3)、桃園三坑永福宮,1967年全殿彩繪由張劍光等人完成。永福宮主祀三官大帝,神尊背屏作殿龍彩繪,龍首巨大並有安金,龍鬃和龍身以藍漆為基調,背景為紅漆,整體神韻極佳。2013年重修後消失。





(圖4)、桃園景福宮,李登勝(1954 –)於正殿壽樑彩繪花鳥,致敬張劍光畫師。李登勝司落款「試擬四十年前清末民初唐山來台画師張劍光之花鳥於北臺灣竹苗成名實為後人敬作」。






留言

  1. 謝謝你們幫我的爺爺生前的作品拍攝留念。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爺爺的作品對於臺灣傳統彩繪有非常特別的歷史價值,這幾年雖然還沒有受到官方重視,但地方上已經有不少聲音都希望這些美麗的彩繪作品能保留下來。很開心能看到您的留言,請問有機會聽到爺爺的更多故事嗎XD

      這是我的mail
      jimmylin46@gmail.com
      臉書 Jyun Ming Lin

      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南彰化彩繪特色亂彈─以林振章、陳登科作品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