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枧仔頭─七張圳第二水橋


#壯圍堡七張庄      #七張圳第二水橋
#日本時代    #昭和七年    #1932年竣功
#壯六蚊仔巷港  #古水路   #舊枧仔頭
#引水設施   #水橋   #農地重劃  
#水利遺蹟





宜蘭市七張里在清代屬民壯圍堡七張庄,昭和15年(1940)劃歸宜蘭市,屬東町範圍。光復後定名為七張里。張是犁的計算單位,每張犁五甲。七張圳是一條灌溉壯東的重要水路,涵蓋七張庄、壯六庄、公館庄。七張圳的古水路今非昔比,在壯六蚊仔巷港保存一座意義重要的舊枧仔頭,足以見證日本時代七張圳修築自宜蘭市近郊延伸至壯圍公館一帶的濫觴。

「枧」是一種引水設施,早期是用竹管作為枧輸送水,演化成以木樁和木板構成ㄩ型槽,跨架在溪河之上,接水通過。「枧仔頭」在日本時代的宜蘭非常常見,是當年水利興築的常見工法,以鋼筋搭配水泥,配合跨河的距離,長距離者底下可做橋墩。「枧仔頭」即是水橋,橋上可行水,是水走的天橋。因為各時期的水圳可能會有路線交錯,或是需要克服先天地形變化,如溪流、窪地、山溝等。在宜蘭有很多頗具歷史意義的「枧仔頭」,壯六蚊仔巷港這裡就有一座枧仔頭遺跡,和日本時代把金同春圳延伸至壯東有關。

金同春圳納入公共埤組合後,未改善區域壯圍庄七張、壯六、功勞、公館、十三股、古亭、抵美、五間等地區灌溉水源,乃進行水文調查,發現金同春圳取水口附近湧泉及大礁溪溪底伏流充沛,昭和六年(西元1931)向日本勸業銀行(今台灣土地銀行)舉借低利貸款,進行興建金同春圳集水暗渠,是項工程全以人工監造,於翌年(西元1932)十月完工,總工程費十二萬八千日圓,受益面積約一千公頃。

蚊仔巷港的舊枧仔頭上保留當年珍貴的題字「七張圳第二水橋昭和七年請負人」後段落款剝落無法辨識,參考同時期水橋款識可以推想還原出原文字「七張圳第二水橋 昭和七年○月竣功 請負人○○○」。時間上,壯六當地林進榮阿伯敘述,他記得這座枧仔頭是昭和六年(1931)開始蓋的。時間上符合水利會提供的修築年份。舊枧仔頭遺跡證實金同春圳於日本昭和年間延伸至壯圍堡內地的文獻。可惜於1962年後,政府實行農地重劃,破壞了舊有七張圳的水文,枧仔頭因為無害,而意外被保留下來,成了蚊仔巷港的珍貴史蹟。

前年因為強颱影響,壯圍受創嚴重,水利會於是派人清除河岸雜木,很可惜的是原本在舊枧仔頭一旁的堤岸上有兩株樹齡估計超過一甲子的刺桐老樹,老樹多年來欣欣向榮,得知砍除後,在地居民反而有些落寞。因禍得福,七張圳第二水橋意外更為顯目,題字更清晰,是一個有溫度的時光機。距離七張圳第二水橋不遠處,南北各有一座水橋,約五六十年建造的第二代水橋,都服務迄今。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南彰化彩繪特色亂彈─以林振章、陳登科作品為例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一)許連成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三)張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