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道徐宗幹與通判董正官】二


     
                                                             
#徐宗幹  #臺灣道  #與蘭廳董鈞伯別駕書
#
董正官  #通判  #蘭陽雜詠八首  #漏天  #餘埔
#
太平天國  #天地會  #吳磋    #叛臣逆賊
#
臺灣鎮總兵  #恆裕  #意見不合    #稱病



【臺灣道徐宗幹與通判董正官】二   

               《與蘭廳董鈞伯別駕書》是臺灣道徐宗幹向噶瑪蘭廳通判董正官,淺表對後山治理的建言,徐宗幹關切下屬於公帶私,正鑑於董正官歷職的積極優異治績。董正官勤政作風未改,盡職管轄噶瑪蘭廳,尤其蘭地初闢,邊境防衛毋稍疏縱,董正官常常親身巡視體察民情關心防線。摘錄自董正官所作《蘭防即事》:「蘭山一路重巡邊,輕坐籃輿便往旋;溪闊渡舠仍足涉,埔平行犢有車牽。」,從這首七言律詩中能感受到董氏為官用心,不辭辛苦在路況艱鉅下察蘭境邊防的過程。

                董正官為官體察民苦可從董氏筆下的《漏天》一詩尾聯二句見得。

蘭陽雜詠八首─《漏天》
聞道黔中雨勢偏,秋冬蘭雨更連綿。
氣迎塞北風掀浪,地處瀛東水上天。
補石欲邀媧再鍊,變桑誰信海三遷。
可憐沖壓艱修復,租稅年年泣廢田。


                 而董正官身為統治階層,卻不齒地方小官催收田租,無視民生疾苦,可從董氏另首《餘埔》一詩尾聯二句發現董正官體恤民隱、譴責官僚的性格。

蘭陽雜詠八首─《餘埔》
百里民番錯雜居,耕三耕一復何餘。
荒坑試種人拼獸,浮埔經秋佃變漁。
鋤力丁男宜體卹,戈聲甲仗戒粉挐。
縱存地角無多隙,案吏猶談報墾書。


                咸豐之初,蘭雨成災,糧作欠收使民窮財盡,仿如蘭陽雜詠的《漏天》、《餘埔》描寫,民不聊生但地方小官只在意徵稅。通判董正官因為在徵收供賦、採買食榖的制度不得民心,地方動亂頻傳,逆賊群集武裝鄉勇,並煽動農民反抗。雖然官方論述有部分以為農民起義,但極可能受到太平天國定都鼓舞,臺灣各地天地會結首紛紛浮出叛亂有關。

                咸豐三年(1853)814日發生逆首吳磋戕官事件,前提是這群以吳磋、林汶英為主的叛民,以抗糧反官為名義,收編鄉勇農民,配合官署叛臣的密報,裡應外合,謀逆殺官。通判董正官在渾然未察的情形下,外巡時於大陂口中伏難逃,身中逆賊數刀,最終斬首以斃,而差役賴忠單刀護主未成,捨身成義亦遭斬首,群賊將馘首吊於大陂口榕樹下示眾。此時已屆漢人入墾後山50餘年,清廷設治噶瑪蘭廳40年,這場最大規模的民變震撼全境。

                 蘭陽地區的吳磋事件,和同年發生在南台灣的李石、林恭事件,戕官攻城如出一轍,然而清廷同時間正面臨嚴重內患,太平天國之亂四起,無暇顧及邊境民變。此時臺灣最高首長和最高軍事首長卻意見不合,臺灣道徐宗幹以稱病為由,未參與臺灣鎮總兵恆裕的計畫,有貽誤追捕時局之嫌,可從《清朝咸豐朝實錄》記載得知。

                「前據王懿德奏、台灣道徐宗幹、因與台灣鎮總兵恆裕、辦理土匪。意見不合。藉詞稱病。當降旨將該鎮道、均交部議處。茲據徐宗幹奏稱、當逆匪蠢動時。實因舊病屢發。恐滋貽誤。」

                咸豐三年(1853)10月,臺灣道徐宗幹在府城為傷亡官兵舉行公祭,無情的是徐宗幹面對董正官這位官場上的後起之秀,莫忘建言立書之時,得知董氏死於非命,可想痛心。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南彰化彩繪特色亂彈─以林振章、陳登科作品為例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一)許連成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三)張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