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卒賴忠墓暨旌表碑





【賴忠古墓今昔】

        咸豐三年1853差役賴忠單刀護衛噶瑪蘭廳通判董正官,力抗逆賊卻寡不敵眾,死後葬於鎮平。同治年間遷葬龍潭大陂,例封進義副尉武職。賴忠墓形式嚴謹而無虛華,塚前墓碑石質為砂岩,左右墓肩石雕刻螭虎,碑前有石墓桌半埋於土中,墓型體制傳統。

        碑額題「和邑」,中題「皇清例封進義副尉顯考忠義賴公之佳城」,右書修建年代「同治壬申孟冬」,左刻「一大房子孫立」。皇清為官宦之家使用,進義副尉為北宋武官的一種官階名早期無品級,正名軍將,元沿襲,明廢之至清,在此頗有取「進義」職名意涵以表追贈,嘉勉後人照古騰今,殊為罕見。另外賴忠名字從文獻到墓碑有出入,賴忠原名賴朋,墓碑上「顯考忠義賴公」為賴忠義,名字如人盡忠從義,有流芳傳世之鑑。


【義役賴忠之形成氛圍】

        咸豐年間,適逢太平天國之亂,台灣各地漳泉械鬥嚴重,結黨起義事件使時局動盪。咸豐三年(1853)8月14日農民吳磋率眾,噶瑪蘭通判董正官遭民兵戕害斬首。咸豐四年(1854)8月21日逆首吳磋被捕,並將吳磋、劉木、沈鍾等人押赴被害之噶瑪蘭通判董正官柩前,公開凌遲處死。咸豐四年(1854)3月30日,清廷賜予福建陣亡通判董正官祭葬世職,賜恤為世襲雲騎蔚。蘭人並設其靈位奉祀於先農壇。

        差役賴忠捨身護主的行為,雖然是從犯人口供中得知,是吳磋戕官事件中最讓人動容的情節,民心上端正同為宜蘭人同此事正反兩派的矛盾爭鬥,然而在大時代的動亂背景下感化功能似乎微渺。賴忠成為忠義人物受到推崇,縣丞為其義行在賴墓立碑紀念,再得清廷正式表彰賞恤,賴忠墓園作為文武雅士懷古抱今的神聖場域。

        根據《清實錄咸豐朝實錄》卷之二百,時值咸豐六年六月乙未(1856/7/11)記載:
「予福建因公被戕縣丞陸士興、祭葬恤蔭。兵役賴忠等、五十八名。賞恤如例。」可確認事發三年後,由時任噶瑪蘭通判黃體元上書,義役賴忠身後有清廷官方賞恤,這有加賞可能。


【關於原賴忠墓的一首詩】

        《義役賴朋》一詩是拔貢生李逢詩所寫,由賴朋墓經過,雨中荒草淒淒有感而撰。賴朋同賴忠。全詩曰:
浩劫茫茫夢未闌,墓門衰草雨聲酸。
誰言白刃成仁易,獨嘆皂衣就義難。
都閫衣冠何自玷,縣丞碑碣詎容刊。
梅州一片清秋月,猶照當時肝膽寒。

        詩中有往事堪哀,對景難排的感嘆,用詞鏗然彷彿是李逢時借景抒發,在憑弔賴氏義行同時,隱隱勉勵自身懷才不遇更需披肝瀝膽。

        李逢時(1829~1876),字泰階,宜蘭人。道光25年1845創辦總蘭社,此乃宜蘭北管福路系統的開山曲館。咸豐十一年1861拔貢。同治十三年1874中式舉人。李逢時好吟詠,目前僅見《李拔元遺稿》抄本傳世。

        關於李逢時此詩中的「縣丞碑碣」,可參考清代蘇朝輔《蘭陽近鑑錄˙賴義役傳》,咸豐三年1853代理通判王衢任內曾為賴忠立碑,碑曰:「義役賴忠之墓」。細究李逢時詩意,此時期石碑應不單一座,碑上有旌義文字,碑文揚善隱惡未提及吳磋之亂。


【何故要遷墳】

        根據陳長城先生研究,咸豐年間賴忠初葬新城堡鎮平(今宜蘭市梅洲里鎮平),墓旁有旌表石碑乙座,碑上有此李逢詩讚詠賴忠的詩刻。後來輾轉遷墳至龍潭牛埔寮仔埔上。為什麼要遷墳至山上?

        鎮平比鄰宜蘭河,對岸是崁仔腳(今宜蘭市負郭里)。地方俚語「水崩崁仔腳,王公跑代先」相傳是同治年間宜蘭河洪水氾濫,沖毀崁仔腳的開漳聖王廟(今三清宮),連神明都要跑路。鎮平和崁仔腳兩岸一水之隔,賴忠墓原址有可能和崁仔腳王公廟,都受洪災破壞?致使同治十一年(1872)孟冬遷墳於大陂山上,而格局不若當年李逢時所見,《義役賴朋》詩中的「縣丞碑碣」因故不復見。

        至今在通判董正官與義役賴忠遇難之處,約是大坡路二段和四結佃圳(四腳圳)交會處,附近的耆老仍流傳「董大老死陂口」、「董大老呷韭菜」的俚語。清廷曾立有石坊在此,今也無存。

        補充另一資料,鎮平可能是今日的新城埔大眾廟一帶,但因為都緊鄰宜蘭河流域,「水崩坎仔腳」有沒有影響到這裡?這是值得研議。新城埔(員山第二公墓)至今仍保存著為數眾多的清代墓塋,用宜蘭早期墓葬選點來判斷,墓葬選點應該都位於高點,新城埔的墓區呈現帶狀分布,猜測可能像是金面鯉魚山(頭城第一公墓),先天地形為稍微隆起的土丘,但是今日卻幾乎比平地更低漥,這點不符合宜蘭古墳擇地的條件,很有可能新城埔這百年在地貌上的改變甚大,滄海桑田。新城埔在地名上也流漏著端倪。更多延伸想像像是當初下葬倉促有用地問題,又或者真的曾經發生過大洪水等天災,人禍導致賴忠墓破壞,迫使移靈。更單純的就是純粹二十年後撿骨移靈龍潭,但為何清代的石碑並未一起遷來。眼下這有限的史料,和恣意發揮的腦補外,地理學上的探討,為何移墳尚待考證。


【旌表碑的歷史】

        試探遷墳的因素後,今日龍潭大陂的賴忠墳墓格局似乎相較簡化,沒有明確事證和原始古墓相關,暫且區別咸豐、同治年這二時期墳墓。現況賴忠墓屈就於眾墳之間,隨著鄰墳日益更新擴張,原賴忠墓地被經年累月蠶食,造成賴墓的化胎不全,墓桌掩埋, 從賴忠墓碑到旌表碑之間距離約2公尺,理應形制上具備的曲手、立柱、墓獅等未有發現,守護墓園最重要的「后土」碑同樣杏然無蹤。

        賴忠墓庭龍邊外有一直立方碑,近代文獻上以「旌表碑」稱之。其碑高85公分,寬40公分,厚7公分,砂岩石質,碑底下疑似有碑座。這是目前宜蘭境內現存清代唯一的旌表碑,旌表碑為官方為受表彰者所立之碑。

旌表碑碑文如下:
「嘉哉賴忠死得其正難不苟免見危授命
捐軀殉難有勇知方義卒賴忠之墓
鴻毛其身泰山義重人孰不死爾獨有幸」

        「義卒賴忠之墓」這是否為蘇朝輔筆下咸豐三年1853代理通判王衢任內立碑「義役賴忠之墓」。以役和卒同義異字,耐人尋味。







【宜蘭義卒賴忠墓暨旌表碑】保留歷史紋理,是讓故事繼續存在的關鍵,這次邀請大家來守護一塊石碑和一門百年古墓,見證165年前在宜蘭發生的逆賊殺官義卒護主的真實事件。

備註:

有關旌表碑現況有遷移破壞危機。已於2018年2月27日提報古蹟,等待審議。
請求:

誠摯邀請宜蘭賴氏宗親、和關心宜蘭文化資產的朋友們加入參與,我們需要了解賴氏譜系,同時需要更多調查的線索,讓我們爭取機會原地保留義卒賴忠墓及旌表碑,守衛歷史現場,讓土地自己說故事。




留言

  1. 懇請宜蘭縣文化局保留古墓,以慰亡者,亦昭忠烈。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南彰化彩繪特色亂彈─以林振章、陳登科作品為例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一)許連成

試論北臺灣傳統彩繪(二)龍山寺門神1927年